中国114招生网
您的位置:中国招生网首页 >> 报考指南 >> 详细信息

通过地域倾向,理性选对大学

2013/6/21 9:25:00 114招生网重庆站 【 】  

   以地理位置来选择大学的倾向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一直以来,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是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很多考生都有自己的求学地域意向,有的考生倾向于到国内发达城市求学,因为在考生的印象中,国内发达城市可供选择的高校较多且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在四年的求学期间,不但可以在实力雄厚的大学里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凭借城市的发展开阔自己的眼界;而有的考生却希望在中西部选择一所综合实力强,具有良好学术氛围可以使自己安安静静做学问的高校;还有些恋家的考生则希望就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上大学,这样可以就近就业,就近发展。
  若考生要了解一个并不熟悉的地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旅游、咨询等途径。我们注意到很多大学已经非常注意把所在城市的介绍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网站专栏、微博等形式提供地域文化、风俗传统、旅游饮食、交通、气候等信息,就是帮助外地考生和家长深入了解这所大学这座城,所以,考生在没有明确地域倾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去体验和了解。
  对于地域倾向,考生要尊重事实并因人而异
  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相对集中,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南京、广州、成都、沈阳等城市高校数量和办学水平都比较高,成为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求学地。这也使得地域倾向成为选择大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东部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快,近年来,全国考生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域的选择倾向更加明显,高考志愿的“孔雀东南飞”正成为一种潮流。相比而言,西北、东北、西南、中部地区省份的高校热度略显不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身处中国版图最中央的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高校林立,但对省外考生的吸引力还是达不到预期。地域倾向对高考志愿影响的日益扩大也随之带来很多负效应, 比如考生过分看重地域的“冷”“热”,而不顾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导致志愿满意率下降等。
  虽然考生可以通过地域来选择大学,但地域绝不是成为左右大学选择的首要因素。考生应该尊重事实,因人而异。
  尊重事实就是我们要对不同地域深入了解,而不是听凭讹传或主观臆想,在地域取舍时要避免误读误解。比如,笔者经常遇到新生和家长来校后对我们讲,我们那边很多人都说西安是“黄土高坡”,来了西安才知道这地方四季分明,历史氛围浓重,不愧是千年帝都。由此可见,东北、西北、西南、中部省份在全国其他地区人们的心目中还多多少少有点“名”不副实,更容易被冠以“欠发达”,但当你真正来到这里其实不尽然。像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沈阳等城市,院校数量多,综合实力强的大学也不少。如武汉、西安均有7所“211工程”院校(不含军事院校)。另外一些位于东北、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大学,自身特点与所处城市的地理优势联系非常紧密,在城市的矿产、工业、历史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人而异就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量决策,高考志愿填报是个复杂的选择过程,是高考成绩、录取政策、专业兴趣、心态和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多元博弈。当地域和大学,地域和专业,地域和个人发展发生冲突时,一定要立足本人的实际,比如成绩符合愿望等等,否则难免给考生本人造成痛苦。比如考生期望去沿海地区的城市求学,那么大连、青岛、厦门等地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沿海城市既有在一本批次招生的院校,也有在二本批次招生的院校,有的还有独立学院。如果考生分数在一本批次上,那么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可供选择;如果考生分数在二本批次线上,那么就有青岛科技大学、集美大学等可供选择;独立学院有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
  还有一点笔者要提醒考生,一般来说,地理位置较好的大学的调档线和录取分数线较之同批次同类型、地理位置稍差的院校要高一些,甚至有些在二本批次招生的地理位置较好的院校调档线偶尔会赶超那些在一本批次招生的地理位置稍差的院校,没有分数优势的考生不要盲目去选择有地域优势的大学,以免落榜。由于大部分考生的眼光都集中于地理位置较好的大学,导致一些实力雄厚的部委属高校因为地理位置稍差而调档线不高,没有较大分数优势又想就读一所好大学的考生则可更多地关注此类院校。总之,对大学的选择不必囿于某一个地域,如果敢于放开思路,以学科兴趣为主,以地域倾向为辅,一定会柳暗花明。
  院校所在地对学生就业和发展空间影响不大
  其实,不管考生是何种地域倾向,都存在着类似的思维逻辑,即认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去向与院校所在地有强烈的关联性,院校所在地直接影响考生将来的发展空间。据笔者了解,实际上,一所高校学生的就业去向、发展空间与院校所在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它们之间不具有必然的联系,院校所在地对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发展空间影响不大。
  以长安大学为例,该校地处西安,但由于学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所以毕业生就业去向并不受西安地域和学生生源的影响。以北京、上海、广东三地为例,长安大学每年在三地招生计划各50人左右,但每年会有一千余名毕业生到北上广三地企事业单位就业。2012届毕业生中,北京生源毕业生32人,但到北京市属单位、部队与央企就业人数为365人,是北京生源数的11倍,大量非北京生源也能够到京就业。相比之下,上海和广东,非属地生源到沪到粤就业比例则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就业去向、发展空间并不绝对受院校所在地影响,更多与行业、社会发展需求、个人素质培养等因素密切相关。
  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对大学倾向的选择上,大学所处地理位置不应该成为左右考生和家长的首要因素。此外,北京也好,上海也好,由于发达的经济,几乎吸引了和正在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同时也使这些地方成为竞争极为激烈甚至残酷的地方。高涨的生活费,高强度的压力早就淹没了相对的高工资,只有少数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强者才能真正享受到大城市的繁华。从这个意义上讲,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并不一定适应每个人的发展,近几年毕业生趋向于到国内二线城市工作,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上面的问题。同时,那些二本批次及以下不愿意出省的考生也要注意,像挤独木桥般只报考省内院校,而把省外广阔的求学天地置之不理,怎么说都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所以,考生在高考志愿选报大学时,当地域倾向与个人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一定要立足实际,正确面对。
  故事回放:
  笔者认识这样一位文科考生,一心要去古城西安求学。高考结束查询成绩,她考了560分,高出当年所在省一本文科省控线44分。接下来,她就查阅了她所在省的高考志愿填报相关资料。由于她有明确的地域倾向,所以她要找出西安高校连续几年(至少三年)在她所在省录取分数线与一本省控线差值在44分左右的高校,而且最好选择差值在44分以内同时又是自己最想去的高校,这样她被录取的几率更大些。通过查阅相关学校的资料和咨询相关高校的招办老师,她最终确定了长安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进入大学之后,她非常勤奋,经常练习写作,后来创作丰硕,每年会有数十篇作品发表,而且她还有一个长篇创作的计划。目前这位考生已经临近毕业,为了说服父母,她还邀请父母利用假期来到学校,一起游历西安,一起品读长安大学,最后父母同意她继续留在长安大学读研究生。笔者对这位考生的印象一直很深,她热爱西安、热爱长安大学,对这里充满了感情,她总愿意把自己的求学经历,自己在西安的所见所得,在长安大学的体验和感受分享给学弟学妹。除此,她还写了大量专题文章发表到各高招媒体,并成为很多家长和考生的知心朋友,她的专栏文章一直备受欢迎,约稿应接不暇。其实,这就是一个地域选择非常成功的好例子,选对地域及其大学和专业更能如鱼得水。笔者相信,只要各位考生有梦想,有目标,你所钟情的那片热土一定会有你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招商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站点留言 | 行业网联盟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114招生网 –重庆招生考试信息网,重庆高考政策,重庆高校推荐,重庆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62.5]